第1篇 我也来说“自小在一起……”
——一谈省字谜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这条字谜早在10多年前我就拜读过了。但一直很少用心去思考它,分析它。可是前几天在与东北陈谜友在网上交流时他说他发现“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可以猜“眇”字,这才引起我认真思考此谜。
谜界公认:此谜堪称“佳谜中的佳谜,经典中的经典”。甚至被誉为“谜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见《文虎摘锦》总第102期载荣耀祥《坛上虎头,谜中乐天——我眼中的灯谜状元王能父先生》)。最近此谜又从恒河沙数般的谜作中入选“老百姓最喜爱的谜语100条”(见刊同上)。
在我的印象中,此谜至少有三次曾被“商榷”甚至“批评”过。比如一:舟山沈志宏先生在1990年8月20日的《文虎摘锦》(第7、8期合刊)发表大作《对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的探讨》,认为它是一条从谜语过度到灯谜但又受到古代传统文字谜语影响,处于两者之间但更接近于谜语的谜作(详见该刊P28_29);比如二:有人说此谜半露面,是吧?比如三:有人说此谜“完全露春,不能成为谜语”【详见《三人成虎》(14)即《06·宁夏·888sb.com艺术高层论坛专集》第103页】。
以上三种情况,是否有人对第一种进行反驳本人不得而知,但后两种都被反驳了。如汪寿林先生《字谜离合的“半露面”之说应予否定》(原载湖南《谜海索趣》1991年第三期,这是本人从网上查到的)。而第三种情况遭反驳就更多了,简直是群体性抗议,在此恕不列举了。从最新公布的“百姓百条谜”来看,“反驳有效”,此谜显示其巨大的魅力与顽强的生命力,一次又一次地挺了过来。这让我想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莫道云吞日,终是太阳红”之类的诗词句。任何指责、批评,都动摇不了其无比崇高的经典地位。
那么,今日我还能对此谜说些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自知陈谜友说他发现此谜可猜眇字之后,我便上网搜索有关此谜的信息,发现在此之前已有谜友指出此谜猜“眇”不成立,但遗憾的是并未分析原因(见“百度搜索世纪百佳随感”作者:你的样子。原文如下:25、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王能父,此作一直是字谜之经典,面撰于情理内,双扣到位,“眇”不成立。可惜八十年代初的《文化娱乐》几经搬迁都丢了,此谜似被“谜坛点将台”评为第一。王老的“似”、 “作”、“匪”、“枝”、“卉”等作也永让人萦系心头。)
为何那么多的人看好此谜呢?我猜测主要原因可能是斯谜扣合自然贴切,且谜面口语化有大众风格,能引起人们对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那么又有多少人有考虑到此谜之底可能是眇字呢?估计很少,而主要原因是眇字太冷僻乃至于忽视了此字存在。本人常翻阅《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注意到此字。现核实此字读miao上声,有眼瞎,渺小之意。但一向主张“字形没有提示不可擅自离合”的我原本也认定此谜只能扣省,正如“休”字若没“分离”之类提示语便不能强行将之肢解成人本之类进入谜底一样。可我发现我这般固守自己的原则其实无多大意义甚至不利于与谜界的的沟通,有点“自绝于谜友们”的感觉,因为灯谜界的现实是已将“字形自我离合”(其实应说是制谜之人强行将之肢解、整合)约定俗成为一法门,于是此类谜作铺天盖地充斥着各家大小谜刊,用“泛滥成灾”来形容实不为过。君不见:很多佳谜其实都是仰赖字形的自行离合之功劳。
这里我找到一条非常权威且与此谜好有一比的佳谜来说:祖国国旗,伴吾一生(常熟店招)五星。该谜于2008年11月在江苏常熟谜刊《春来谜苑》(3)上名列“十佳谜作”(注:本人以为此谜有三病,另谈)。而在该刊54页可以看到相关说明:“名城常熟”征稿共收到海内外谜家谜人的创作灯谜4826则经评委筛选再三以下十则评为佳谜……
那么,评委是谁呢?分两组:第一组为:韦梁臣、田洪牛、苏纳戈、邱景衡、
张哲源;第二组为袁松麒等七人。请问:这些评委哪个不是谜坛大哥大?多名
还是888sb.com学会的领导。有几次谜赛会有这么多的重量级谜家当评委呢?不多见吧?再说近五千条选十条,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比例呢?有几次谜赛的十佳出自近五千条中呢?也是罕见,绝对罕见!
这十佳真是不同寻常的十佳,但品味其中的此条“五星”谜不难发现:此属双扣谜,后句伴吾一生亦扣五星,作者是用“吾一生”来自行调整得底五星。面中“伴”字于扣合成虚。而“自小在一起”中的“在一起”呢?该与此“伴”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吧?因为自小二字便可组成省字了,这就是本人所说的两谜好有一比的主要原因(另一原因为同属双扣)。也是特意花时间找到此谜来说事的原因。但“自小”经调整不但可成省字,也可成眇字。而谜界公认一谜一底,多底为病谜。
现在问题出来了:若要认可这条省字谜的经典地位,就必须彻底抛弃“字形自行离合”这一法门,反之亦然。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知谜友们将选哪个呢?若让我选,我会彻底抛弃“字形自行离合”这一法门。因为我一向视之为“脚趾动”(更有谜友把杂乱无章的拆拼之作称为“烂鱼臭虾”呢),本人这一观点数年前就在温州《鹿衔草》上“拉杂谈”了。
显然,对于同一谜人来讲他是决不能两者同时承认的。而在谜界非常普遍流行字形自行离合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会真的认可这条省字佳谜?我从内心深处表示怀疑。若有可能,建议有关机构就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乃至投票表决,认真统计,权威发布。看看当代究竟有多少谜人真的认可此谜。如此就让事实来说话,避免不必要的争鸣。
事实上正如“时势造就英雄,时势也淘汰英雄”一样,此谜问世于上个世
纪八十年代一举成名一炮走红,好评如潮。那时其“克星”——“字形自行离
合法”充其量仅是星星之火,而今它已成燎原之势正在灯谜国度里满山遍野熊熊燃烧,严重威胁、猛烈冲击着“省”字谜的经典地位。当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不也是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故吗?
另外,把省字看成由自小二字组成,从文字规范角度而言似不够严密。因
为小字中间是竖钩,并非单纯的竖。竖和竖钩会一样吗?好像至少在隶书笔法中有时二者没区别,不过,相对于省字而言那点钩显得微不足道,就不计较了吧。
我说的有理吗?
【此文2010年5月11日发表于上海灯谜网】
第2篇 动摇“经典”,肯定“亮点”
——再谈“省”字谜
我曾在网上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07ed0b50100qjcj.html?vt=4看到新津灯谜论坛---辩论赛贵州队总结陈词——论题“形扣从宽影响汉字的规范不可取”的总结陈词,全文如下: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形扣”是灯谜创作的一大手法,对灯谜创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形扣不是乱扣,更不是对方所说的象形。“形扣”离不开汉字的字形变化,但也不能胡乱变化,一定要遵循汉字的规范。古人创造以一个汉字,一定是有原因的,汉字的每个部件,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就连汉字的各部件的位置都有其功能和作用。如果为了创作灯谜就破坏了汉字的形体,把一些不能分的笔划强行分开,字件拆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甚至出现错字,这是不可取的。如对方所说的“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一谜,“省”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一个“少”字,下面一个“目”字,该谜的“目前少联系”相扣是无可非议的。但用“自小在一起”相扣就有争论了,“少”下面的撇是长撇,而“自”字上面得撇却是短撇,如果长短相换,那“自”字的美感就完全被破坏了。对方还口口声声说这是一条佳谜,是天然的绝配,显然对方在渎职灯谜了。
汉字本身就是利用直观的形体来表达意义和读音,如果破坏了汉字的规范,汉字将失去它特有的功能。如果对方明知已错还要以讹传讹,甚至搬出一大堆理由来自圆其说“形扣从宽”,把“形扣从宽”作为一块“遮羞布”,这是对汉字的侮辱,这样做对社会是有危害的,因此“形扣从宽”不可取,应加以扼制。】
印象中,对于“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一谜的争议,由来已久。想不到今日又见此谜被搬上灯谜辩论赛上“辩论”。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省”字谜啊!
拜读此文后,其中的“长撇短撇论”和“天然绝配说”引起我的兴趣。于是,我想再谈谈这条“省”字谜【笔者注:之所以说“再谈”,是因为我2010年5月11日在上海灯谜网发表小文《我也来说“自小在一起……”》;网址http://www.sh-dengmi.com/show.php?id=656】。
谈三点吧!
第一:粗看非常好,细看有问题
粗略地看“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这条谜,确实会惊叹于作者的制谜功夫,赞美作者的匠心慧眼。这里,既把“省”当做“自?小”二字的结合体,又当做是“少”?“目”二字的联合体。很妙。
但随着观察的深入,就有问题发现了:
首先,两撇确实有别。
“自”字中的撇,是短撇,严格地讲,其实和点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整个“自”字当中,显得非常不起眼,是吧?有的谜友制谜,像类似于“‘自需用心’扣‘二’,这种情形,实际上是把”自“视为”目“,”自“字头上那一撇根本被忽略了就像不存在一样,是吧?同样,也有”‘白用心’扣‘一’的“,这其实也忽略了头上那一短撇,是吧?这类”上下“结构的字严格讲有”心“吗?
但”省“字中的那一撇,是很长的,其”东北——西南“走向非常明显【书法作品中,据说每个字都有其”主笔“,详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567957.html,这一撇估计就是省字中的”主笔“吧】,这是很显眼的一笔。
可见,这样的两种撇,截然不同。如果把”自“的短撇改为长撇,把”省“的长撇改为短撇,也就是把它们互相调换,字的美观注定大打折扣,是吧?不知还有几人会认可这样的字?此处的短撇之于长撇,犹如小巫见大巫,岂能相提并论?这也有点类似于谜面是”小口“,到谜底却变成”大口“一样。谜面的”小口“和谜底的”大口“会是”天然的绝配“吗?
其次,竖和竖钩不同。
”小“字中间的一笔是”竖钩“,不是”竖“,这是肉眼可见的。而”省“字中没有什么”竖钩“的,但上部有”竖“,这个”竖“其实就是谜面”小“字中的”竖钩“,请问:谜面的”竖钩“和谜底的”竖“会是”天然的绝配“吗?如果说,那就意味着”竖“和”竖钩“”完全等同“,还有这样的事情啊?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窃以为这个”天然的绝配“是经不起严格推敲的。所谓”天然的绝配“应该是无可挑剔的,是无懈可击的,是谜圣所谓的”玉盒子盖配玉盒子底“。
所以我建议不要说”天然的绝配“。因为实际上有瑕疵,硬伤。但鉴于”短撇长撇都是撇,以及‘小’字的‘钩’确实‘很小’,不显眼“,姑且不用太计较,算是”一般的配“吧!怎样?
第二:自行离合好,多底是问题
此次的新津灯谜论坛赛,别开生面,设立”辩论赛“,其中辩题5题目为:
【辽宁丹东】正方观点:自行离合的谜作的大量出现有利于灯谜的发展
【重庆】反方观点:自行离合的谜作大量出现不利于灯谜的发展
结果,辽宁省丹东市代表队被评为”最佳辩论队“详见: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b75562301017flv.html?vt=4,这说明在此次高规格高层次的谜会上,承认了”自行离合的谜作大量出现有利于灯谜的发展“。这就可以说”自行离合好“,是吧?
我注意到:这对这条”省“字谜又是一个不利,甚至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因为这样将会有更多的人认可此谜之底也可以是”眇“字——”‘自?小’在一起“经”自行离合“不也可以产生”眇“字么?而”目前少联系“当然可以”别解“【注意:这是灯谜!】为:”目“字在”前“,随后”少“字来和它”联系“,产生”眇“字【这点我与谜友江东星仔有同感,江东星仔曾言:我认为”目前少联系“扣合”眇“是可以的。目前,可以理解为”目“在前。详见:(2010-05-1307:17:46)http://www.suzhoudengmi.com/bbs/a/a.asp?B=115&ID=40079】,同样双扣。这样,此谜多底了,成病谜了。
实际上,对于此辩论赛的评委大家而言,当他们认可”自行离合好“时,是否也就意味着承认这条”省“字谜的多底?他们会不会对此谜大加赞赏?
谜友清凉客曾言:我觉得谜界应抛弃”字形自行离合“这一法门,给”省“字谜一个永恒的佳谜地位。【2010-05-2708:1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71c650100jgmf.htm】看来,”自行离合“”危害“此谜,这在谜界应会”达成共识“。
当今谜界,自行离合谜多,自行离合佳谜也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加之此次”国家级“大赛高度肯定”自行离合好“。我相信此举多多少少都会对”自行离合“之风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如此,”自行离合“之风将会愈刮愈猛,”自行离合“之谜将会越来越多吧?于是,谁如果还在反对”自行离合“,谁大概可以列入”保守派“,被认为”迂腐传统“,不会”与时俱进“了。不过,我还是这样的”保守派“,绝对不喜欢”自行离合“。
第三:亮点真是好,流传没问题
这条”省“字谜,最值得称道的恐怕是两点:
第一:谜面通俗易懂大众化,共鸣强烈人人夸,它自然能勾起人们对自己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这样的谜面能抓住人心,征服人心,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津津乐道的。
第二:网上看到,此谜首次用到了”双扣“的法门——如此说来,此谜还是”双扣谜“的”鼻祖“。这是个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双扣“对”单扣“而言是一种突破,它丰富了灯谜的谜面内涵,拓展了灯谜的表现手法。很好。此谜若仅以此”鼻祖“地位,无疑也会光耀谜坛,谜史流芳。
众所周知,这条”省“字谜,是”经典“佳谜。那么,”经典“是个什么概念呢?
百度”经典“:(1)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2)指宗教典籍。(3)权威著作;具有权威性的。丁玲《杜晚香》:”杜晚香没有引经据典,但经典著作中的某些名言哲理,都融合在她的朴素的讲话里了。“;萧乾《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箱子里都是袖珍本的经典文学作品。“
可见,此谜为”经典“谜,此”经典“应该就是指第三项,特别是:具有权威性的。
百度”权威性“:(1)具有权威者的特征的性状;(2)完美无缺的性状。
请问:结合以上一分为二的分析,大家是否还会认可此谜”经典?权威“呢?
我对此谜的结论是:”经典“地位受动摇,”亮点“使其久流传。
第3篇 我承认,我这是“胡说八道”
——三谈省字谜
【2014年3月18日,详见本人博客】
对于王能父先生的”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一谜,笔者曾写过两篇拙文,谈了一些看法。
一次是因为有谜友和我说此谜可以猜”眇“字,这引起我的思考,写下第一篇《我也来说”自小在一起……“》,此篇2010-05-11 15:42:03发表于”上海灯谜网“,是拙著《王水松网络谜文选》【2011年12月,香港天马书号,
下简称”《文选》“】的第一篇。
后来发现新津灯谜辩论赛中,双方都有谈论此谜,又引起我的思考,写下
第二篇《动摇”经典“,肯定”亮点“——再谈”省“字谜》,曾发表于”中
华灯谜网“,为《文选》第一百三十六篇。
近日发现:糟了,两篇拙文中有些地方的确是”胡说八道“!
当然,至于”胡说八道“是什么意思,我不想解释。我只想借用当今网络流行语说:你懂的。
那,究竟什么地方呢?请看【详细情况当然要看原文,这里只是简单说说吧】:
第一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把省字看成由自小二字组成,从文字规范角度而言似不够严密,因为小字中间是竖钩,并非单纯的竖。竖和竖钩会一样吗?好像至少在隶书笔法中有时二者没区别,不过,相对于省字而言那点钩显得微不足道,就不计较了吧。】
第二篇中的如下部分:
【第一:粗看非常好,细看有问题:首先,两撇确实有别。其次,竖和竖钩不同。】
那么,这些地方为什么是”胡说八道“呢?
原因很简单,只要认真学习了汉字书写有个笔画避让美观原则;只要知道”自“字首尾分解为”丿目“;只要知道《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有规范——”小“字钩的变化:在字的上部时无钩--尘、尖、少(抄、纱、省、劣、雀)。在字的下部时有钩--尔(你)、叔(菽、淑)、京(凉、就)、忝、示(宗、票、奈、捺)。▲注意”尔“字例外--玺、您,在字上部时也有钩。
就可以确定此谜在形扣上绝对没丝毫问题,它完全符合汉字自身书写规则,完全”中规中矩“,无懈可击。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丿目“组成”自“字,为了”自“字的美观,
这个长撇要做出多大的自我牺牲啊!自身”形象“严重受损,由”醒目壮观“
变得”卑微渺小“。面对长撇这般变化,一股崇敬之情不禁涌上心头!
这样看来,就此谜形扣方面,我确实有过”胡说八道“。另外,若严格推敲起来,还有一个地方或许也算是”胡说八道“。
这是第二篇中的如下部分:
【第二:网上看到,此谜首次用到了”双扣“的法门——如此说来,此谜还是”双扣谜“的”鼻祖“。这是个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双扣“对”单扣“而言是一种突破,它丰富了灯谜的谜面内涵,拓展了灯谜的表现手法。很好。此谜若仅以此”鼻祖“地位,无疑也会光耀谜坛,谜史流芳。】
这里,我赞此谜为”双扣谜“的”鼻祖“,是因为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此谜首次用到了‘双扣’的法门“。其实,宋代王安石的那条经典的上了央视的”日“字谜不也是双扣谜吗?看来,至少在宋代就已有双扣谜。我被误导了。
综上所述,在”形扣“和”地位“两个方面,我对王能父先生的”省“字谜有过胡说八道(非常遗憾的是:这些”败笔“都成了白纸黑字,不比博文好修改。)。一个是因为对汉字自身书写规则认识不够;一个是因为被误导。前者说了不该说的”坏话“,后者说了不该说的”好话“。这都不是客观公正实
事求是的态度,要自我检讨。顺便说,其实,只要多加学习,就可能尽量避免
被误导,也会尽量少去误导别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如此看来,搞灯谜,就是要多多学习,要广泛地学习,恪守”没有学习就没有发言权“的理念。否则,即使高谈阔论,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但其实很可能是”胡说八道“。
编者按:昨天看到苏州著名谜家汪寿林老师的《再谈王能父的”省“字谜——与海内外谜人讨论商榷》文件发在第五届”平望杯“灯谜邀请赛的微信群中,预感到是个大热点。果然如此啊!河北,苏州微信群先后也发出此文。第一时间,福建福安王水松发了他的文章,说孙胜利曾经发过的文章,不全面,不准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将王水松先生的文章供大家研究。灯谜需要大家心平气和谈一谈,议一议。尤其是最后一篇,应该是反思。感谢王水松独家授权,灯谜的研讨氛围需要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