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有过辛辛苦苦做出一条灯谜,自己觉得非常得意,踌躇满志地拿去参赛,结果却被认为是“撞车”而批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吗?如果有的话,不要伤心,不要气馁,做谜就像骑自行车,谁还没有摔过几次啊。所以,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勇敢,因为下一次你会被批的更惨!
这实在是一件很忧伤的事情。
做谜,尤其是做出一条让自己满意的谜,并不容易。灵光一闪获得一个好底材之后,要绞尽脑汁配个好面,“上穷碧落下黄泉,升天入地求之遍”,总算找到一个合适的面了。战战競競地捂到比赛前才小心翼翼地拿出来,获得了挑剔的队友的认可,入选为本队参赛谜。本来心里还有点小期待:会不会被评为本次比赛佳谜呢?谁知道这时突然有人拍砖说,这谜撞车了。顿时就感觉生无可恋有木有?
平心而论,谁也不会傻到明知道是撞车谜还要拿来参赛的。所以这肯定不会是抄袭的,而且作者肯定也在一些地方查过是否撞车的。可是挡不住贵界谜库多、论坛多、博客多、谜刊多、群猜多……啊,还是中招了。于是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白费还不算,最后得分竟然比几条错谜还低,硬生生拖了全队的后腿,就差要剖腹谢罪从此退出谜界了。#灯谜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更憋屈的是,有时候你并不是完全撞车,只是暗合了(但是贵谜界其实并没有区分撞车和暗合的量化标准,甚至连暗合的标准也没有),只要有人列出几个似是而非的谜例,结果一样悲催。激进的谜萃主义者们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紧咬不放,让你从此跟没有理想的咸鱼一样,永世不能翻身了。
说实话,对佳谜的要求高,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一条分明成立的谜作,在谜赛中的得分竟然比错谜还低,这就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之为正常了。“英雄所见略同”,在很多语境下都是一个褒义词,我估计“它”自己死也不会想到,到了灯谜这儿,“它”竟然变成贬义词了!
当然,我并不是提倡那种换个意思差不多的成句谜面的低水平重复劳动。但是,如果是在原作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个人觉得还是应该鼓励的。因为,做出一条有新意的佳谜虽然不容易,但是要在人家已经做过的底材上挖出新亮点、翻出新意则更难。比如,我曾经有一条谜作:
拿贿赂有损德行(三字市招)收废品
后来看到成都高建川谜友的同底谜作: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3字市井吆喝声)收废品
顿时觉得比我的谜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两条谜虽然别解思路基本一致,但我是随手一个自拟面就扔出去了,而高谜则选择了一句非常熟悉的名言挂面,扣合准确又高雅,美感和正能量兼具。
再后来我又看到师卫华谜友的谜作:
“人称其才,而鄙其行”(市招)收废品【注:面出《北齐书·魏收传》】
该谜中,“收”字由动词变成了名词,由动作变成了人名,单就底材别解程度而言,该谜犹胜高谜一筹。
像这样在同一个谜材上不断变换出新意的谜作,我是乐见其成的。若是谜底有部分别解“暗合”(甚至别解完全一样,但谜面高明许多的,我也举双手欢迎)就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的话,灯谜的创作路子只能越走越窄。不知道看官您意下如何?
最后,想问一下那些看到所谓暗合就当作撞车,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就拼命压低分的人,你们考虑过谜底的感受没有?凭什么人家好好的一个底材,就因为你们当中某个人类随手的一条烂作,它就从此不能翻身了?
谜底是无辜的,每一个谜底都值得拥有更好的谜面!
(完)